現在有越來越多具規模的品牌在建置電商平台時會把APP視為標配,當品牌具有一定會員基礎、商品多,經營自家APP能有效降低行銷溝通成本、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、提升顧客終身價值。當品牌電商在經營一段時間,除了穩定的仰賴既有站內版位、行銷渠道導入APP用戶,是不是一定要靠下廣告來提升APP下載呢?在下廣告前可以先檢視APP用戶的LTV來衡量可投入的成本,或是用以下建議的五種方式獲客:
1. 透過線下活動獲客
純電商可以定期參加線下活動,類型建議是高人流的大型活動,展覽類型如旅展、婦幼展、家電展單日可達6-8萬人觀展(曾分析過某品牌在旅展期間獲客,單日增加近千次下載量),若是戶外市集活動,在人潮密集情況下就要考量網路訊號問題,否則導客成效也會大打折扣。
至於獲客活動,可以透過小禮物或抽獎遊戲來增加新註冊或APP下載數,而促銷商品的導購,限定APP購買資格,有助增加未來與顧客溝通的機會,進而提升顧客長期價值。
若有實體門市的品牌電商,透過門市店員推廣下載活動(提供推薦人獎勵)也是常見的有效方式。
2. APP限定搶購/抽獎/簽到禮
利用自帶流量的話題商品設計APP限定活動,於活動前預告曝光,除了站內版位、自有媒體,善用外部管道才有機會增加新客獲取,否則很有可能只是既有會員參與搶購,雖然提升了活躍用戶但無法增加更多新戶下載。
3. 滿足線下場景更便利的功能
消費者在不同產業別的線下消費場景會有不同的需求,以旅遊電商來說,到達旅遊目的地時,若APP提供當地推薦的旅遊資訊、餐廳優惠、交通指南等,將會增加用戶下載及使用APP的動機。而具有多門市多通路據點的電商APP則有更多應用場景,像是誠品APP除了線上購物也提供旗下餐廳訂位服務、家樂福APP掃碼購,掃描商品條碼自動加入購物車,最後到自助結帳機台選擇付款方式即可結帳,透過各種線上數位功能輔助線下體驗已經是現在OMO重點。
4. 結合社群影響力者行銷
透過與網紅或KOL的合作,可以迅速放大品牌的曝光度。在選擇合作對象時,要考慮粉絲基礎是否與品牌定位相符。透過KOL推薦APP中的獨家內容或特別活動,能有效激發其粉絲群下載和使用APP。例如:SHOPBACK曾經找YouTuber合作以省錢攻略包裝解說如何使用其APP訂房更優惠、UberEats也與YouTuber合作以實際購買需求帶出生鮮雜貨的下單流程。
5. 增強用戶口碑分享機制
建立長期的用戶推薦任務機制,鼓勵現有用戶分享APP給朋友和家人並提供推薦獎勵,如折扣碼、點數或小禮物等。這種口碑行銷不僅成本低,而且新用戶通常會對朋友或家人的推薦有更高的信任度。
品牌電商在努力推廣APP之前,應該先思考自身的產品價值是什麼(能提供用戶什麼附加價值),才能在獲取用戶後提升用戶黏性和品牌忠誠度。